myeclipse插件的安装方法

先去下载你要装的插件包

我把插件放到myeclipse 安装路径下一个myPlogins文件夹,

建立链接

然后在myeclipse 安装路径会会有个dropins 文件夹


保存,重启,myeclispe,在window —>perference下应该能看到你装的插件

cent os 安装svn服务器

yum 安装 svn

# yum install -y subversion

等待一会,出现 complete 安装完成

验证是否安装完成

# svnserve --version  

创建版本库

# svnadmin  create  svn

修改目录下的三个文件

svnserve.conf

anon-access = none #没有登录的用户不能访问  
auth-access = write #登录的用户可以写入  
password-db = passwd #密码文件为当前目录下的passwd    
authz-db = authz #验证文件为当前目录下的authz 

注意前边不能有空格有 # 号

修改 passwd 文件

[users]
admin = 123456 # 用户 和 密码
user = 123456  # 用户 和 密码

修改authz文件

[groups]
team1 = admin
team2 = user   #将上面创建的分成两个组 

 [/]
@team1 = rw 
@team2 = r
# 第一个小组只有读写的权限,第二个小组有读取的权限  

启动svn

# svnserve -d -r svn/ 

关闭svn

# ps -aux |grep svn
Warning: bad syntax, perhaps a bogus '-'? See /usr/share/doc/procps-3.2.7/FAQ
root       854  0.0  0.2  80252  1128 ?        Ss   08:54   0:00 svnserve -d -r /home/svn
root      1353  0.0  0.1   7208   820 pts/0    S+   16:56   0:00 grep svn

# kill -9 854(进程 id)

错误笔记

spring + struts 整合问题

一定不要忘记了加struts2-spring-plugin-2.3.24.jar 插件包,因为没有加包,导致一天都没做好。

Spring版本不兼容问题

org.springframework.transaction.CannotCreateTransactionException: Could not open Hibernate Session for transaction; nested exception is java.lang.NoClassDefFoundError: org/hibernate/engine/transaction/spi/TransactionContext

错误为 版本不兼容,

PowerDesigner使用教程

PowerDesigner是一款功能非常强大的建模工具软件,足以与Rose比肩,同样是当今最著名的建模软件之一。Rose是专攻UML对象模型的建模工具,之后才向数据库建模发展,而PowerDesigner则与其正好相反,它是以数据库建模起家,后来才发展为一款综合全面的Case工具。

初始化

打开 power designer ;如果发现概念模型中的下面属性无法选择;则需要设置相关属性如下。

则需要改如下设置

打开“Tools”——“Model Options…”配置窗口,将 “Notation” 中的值设置为“E/R+Merise”,之后点击“Set As Default”, 再点击“OK”。

如果点击创建模型出现类似 打印机 相关的弹出窗口错误;则可以在系统服务中开启对应的服务。例如:在win 7 中,可以在开始菜单搜索 服务,之后打开服务窗口;开启

PowerDesigner主要分为7种建模文件

1. 概念数据模型 (CDM)

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建模,利用实体-关系图(E-R图)的形式组织数据,检验数据设计的有效性和合理性。

2. 逻辑数据模型 (LDM)

PowerDesigner 15 新增的模型。逻辑模型是概念模型的延伸,表示概念之间的逻辑次序,是一个属于方法层次的模型。具体来说,逻辑模型中一方面显示了实体、实体的属性和实体之间的关系,另一方面又将继承、实体关系中的引用等在实体的属性中进行展示。逻辑模型介于概念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,具有物理模型方面的特性,在概念模型中的多对多关系,在逻辑模型中将会以增加中间实体的一对多关系的方式来实现。
逻辑模型主要是使得整个概念模型更易于理解,同时又不依赖于具体的数据库实现,使用逻辑模型可以生成针对具体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物理模型。逻辑模型并不是在整个步骤中必须的,可以直接通过概念模型来生成物理模型。

3. 物理数据模型 (PDM)

基于特定DBMS,在概念数据模型、逻辑数据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设计。由物理数据模型生成数据库,或对数据库进行逆向工程得到物理数据模型。

4. 面向对象模型 (OOM)

包含UML常见的所有的图形:类图、对象图、包图、用例图、时序图、协作图、交互图、活动图、状态图、组件图、复合结构图、部署图(配置图)。OOM 本质上是软件系统的一个静态的概念模型。

5. 业务程序模型 (BPM)

BPM 描述业务的各种不同内在任务和内在流程,而且客户如何以这些任务和流程互相影响。 BPM 是从业务合伙人的观点来看业务逻辑和规则的概念模型,使用一个图表描述程序,流程,信息和合作协议之间的交互作用。

6. 信息流模型(ILM)

ILM是一个高层的信息流模型,主要用于分布式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复制。

7. 企业架构模型(EAM)

从业务层、应用层以及技术层的对企业的体系架构进行全方面的描述。包括:组织结构图、业务通信图、进程图、城市规划图、应用架构图、面向服务图、技术基础框架图。

1/10/2016

当你迷茫时,就去学习吧,她会给你指引方向。

坚守本心,去找寻自己的路。不一样的人生,不一样的精彩。

任时光匆匆,我心依然

linux解压命令

解压命令 tar.gz tar bz2 zip

基本介绍

tar

-c: 建立压缩档案
-x:解压
-t:查看内容
-r:向压缩归档文件末尾追加文件
-u:更新原压缩包中的文件

# tar -cf all.tar *.jpg 

这条命令是将所有.jpg的文件打成一个名为all.tar的包。-c是表示产生新的包
,-f指定包的文件名。

# tar -rf all.tar *.gif 

这条命令是将所有.gif的文件增加到all.tar的包里面去。-r是表示增加文件的
意思。

# tar -uf all.tar logo.gif 

这条命令是更新原来tar包all.tar中logo.gif文件,-u是表示更新文件的意思。

# tar -tf all.tar 

这条命令是列出all.tar包中所有文件,-t是列出文件的意思

# tar -xf all.tar

这条命令是解出all.tar包中所有文件,-x是解开的意思

tar调用gzip

gzip是GNU组织开发的一个压缩程序,.gz结尾的文件就是gzip压缩的结果。与gzip
相对的解压程序是gunzip。tar中使用-z这个参数来调用gzip

# tar -czf all.tar.gz *.jpg 

这条命令是将所有.jpg的文件打成一个tar包,并且将其用gzip压缩,生成一个
gzip压缩过的包,包名为all.tar.gz

# tar -xzf all.tar.gz 

这条命令是将上面产生的包解开。

tar调用bzip2

bzip2是一个压缩能力更强的压缩程序,.bz2结尾的文件就是bzip2压缩的结果。
与bzip2相对的解压程序是bunzip2。tar中使用-j这个参数来调用gzip

# tar -cjf all.tar.bz2 *.jpg

这条命令是将所有.jpg的文件打成一个tar包,并且将其用bzip2压缩,生成一个
bzip2压缩过的包,包名为all.tar.bz2

# tar -xjf all.tar.bz2 

这条命令是将上面产生的包解开。

tar调用compress

compress也是一个压缩程序,但是好象使用compress的人不如gzip和bzip2的人
多。.Z结尾的文件就是bzip2压缩的结果。与 compress相对的解压程序是uncompress
。tar中使用-Z这个参数来调用compress。

# tar -cZf all.tar.Z *.jpg

这条命令是将所有.jpg的文件打成一个tar包,并且将其用compress压缩,生成
一个uncompress压缩过的包,包名为all.tar.Z

# tar -xZf all.tar.Z 

这条命令是将上面产生的包解开

针对以上命令小结

1)对于.tar结尾的文件 
tar -xf all.tar 
2)对于.gz结尾的文件 
gzip -d all.gz 
gunzip all.gz 
3)对于.tgz或.tar.gz结尾的文件 
tar -xzf all.tar.gz 
tar -xzf all.tgz 
4)对于.bz2结尾的文件 
bzip2 -d all.bz2 
bunzip2 all.bz2 
5)对于tar.bz2结尾的文件 
tar -xjf all.tar.bz2 
6)对于.Z结尾的文件 
uncompress all.Z 
7)对于.tar.Z结尾的文件 
tar -xZf all.tar.z 

对于.zip

linux下提供了zip和unzip程序,zip是压缩程序,unzip是解压程序。它们的参
数选项很多,这里只做简单介绍,依旧举例说明一下其用法:

# zip all.zip *.jpg 

这条命令是将所有.jpg的文件压缩成一个zip包

# unzip all.zip 

这条命令是将all.zip中的所有文件解压出来

对于.rar

要在linux下处理.rar文件,需要安装RAR for Linux,可以从网上下载,但要记住,RAR for Linux 不是免费的;可从http://www.rarsoft.com/download.htm下载RARfor Linux 3.2.0,然后安装:
  # tar -xzpvf rarlinux-3.2.0.tar.gz
  # cd rar
  # make
  这样就安装好了,安装后就有了rar和unrar这两个程序,rar是压缩程序,unrar 是解压程序。它们的参数选项很多,这里只做简单介绍,

# rar a all *.jpg 

这条命令是将所有.jpg的文件压缩成一个rar包,名为all.rar,该程序会将.rar
扩展名将自动附加到包名后

# unrar e all.rar 

这条命令是将all.rar中的所有文件解压出来

总结

解压

tar –xvf file.tar //解压 tar包 
tar -xzvf file.tar.gz //解压tar.gz 
tar -xjvf file.tar.bz2 //解压 tar.bz2 
tar –xZvf file.tar.Z //解压tar.Z 
unrar e file.rar //解压rar 
unzip file.zip //解压zip 


1、*.tar 用 tar –xvf 解压 
2、*.gz 用 gzip -d或者gunzip 解压 
3、*.tar.gz和*.tgz 用 tar –xzf 解压 
4、*.bz2 用 bzip2 -d或者用bunzip2 解压 
5、*.tar.bz2用tar –xjf 解压 
6、*.Z 用 uncompress 解压 
7、*.tar.Z 用tar –xZf 解压 
8、*.rar 用 unrar e解压 
9、*.zip 用 unzip 解压

CentOS目录结构详细版

CentOS目录结构详细版

  • /: 根目录,一般根目录下只存放目录,不要存放文件,/etc、/bin、/dev、/lib、/sbin应该和根目录放置在一个分区中
  • /bin: /usr/bin: 可执行二进制文件的目录,如常用的命令ls、tar、mv、cat等。
  • /boot: 放置linux系统启动时用到的一些文件。/boot/vmlinuz为linux的内核文件,以及/boot/gurb。建议单独分区,分区大小100M即可
  • /dev: 存放linux系统下的设备文件,访问该目录下某个文件,相当于访问某个设备,常用的是挂载光驱mount /dev/cdrom /mnt。
  • /etc: 系统配置文件存放的目录,不建议在此目录下存放可执行文件,重要的配置文件有/etc/inittab、/etc/fstab、/etc/init.d、/etc/X11、/etc/sysconfig、/etc/xinetd.d修改配置文件之前记得备份。注:/etc/X11存放与x windows有关的设置。
  • /home: 系统默认的用户家目录,新增用户账号时,用户的家目录都存放在此目录下,表示当前用户的家目录,test表示用户test的家目录。建议单独分区,并设置较大的磁盘空间,方便用户存放数据
  • /lib:/usr/lib:/usr/local/lib: 系统使用的函数库的目录,程序在执行过程中,需要调用一些额外的参数时需要函数库的协助,比较重要的目录为/lib/modules。
  • /lost+fount: 系统异常产生错误时,会将一些遗失的片段放置于此目录下,通常这个目录会自动出现在装置目录下。如加载硬盘于/disk 中,此目录下就会自动产生目录/disk/lost+found
  • /mnt:/media: 光盘默认挂载点,通常光盘挂载于/mnt/cdrom下,也不一定,可以选择任意位置进行挂载。
  • /opt: 给主机额外安装软件所摆放的目录。如:FC4使用的Fedora 社群开发软件,如果想要自行安装新的KDE 桌面软件,可以将该软件安装在该目录下。以前的 Linux 系统中,习惯放置在 /usr/local 目录下
  • /proc: 此目录的数据都在内存中,如系统核心,外部设备,网络状态,由于数据都存放于内存中,所以不占用磁盘空间,比较重要的目录有/proc/cpuinfo、/proc/interrupts、/proc/dma、/proc/ioports、/proc/net/*等
  • /root: 系统管理员root的家目录,系统第一个启动的分区为/,所以最好将/root和/放置在一个分区下。
  • /sbin:/usr/sbin:/usr/local/sbin: 放置系统管理员使用的可执行命令,如fdisk、shutdown、mount等。与/bin不同的是,这几个目录是给系统管理员root使用的命令,一般用户只能”查看”而不能设置和使用。
  • /tmp: 一般用户或正在执行的程序临时存放文件的目录,任何人都可以访问,重要数据不可放置在此目录下
  • /srv: 服务启动之后需要访问的数据目录,如www服务需要访问的网页数据存放在/srv/www内
  • /usr: 应用程序存放目录,/usr/bin 存放应用程序, /usr/share 存放共享数据,/usr/lib 存放不能直接运行的,却是许多程序运行所必需的一些函数库文件。/usr/local:存放软件升级包。/usr/share/doc: 系统说明文件存放目录。/usr/share/man: 程序说明文件存放目录,使用 man ls时会查询/usr/share/man/man1/ls.1.gz的内容建议单独分区,设置较大的磁盘空间
  • /var: 放置系统执行过程中经常变化的文件,如随时更改的日志文件 /var/log,/var/log/message: 所有的登录文件存放目录,/var/spool/mail: 邮件存放的目录, /var/run: 程序或服务启动

java代理模式(proxy)

代理模式的应用场景

如果已有的方法在使用的时候需要对原有的方法进行改进,此时有两种办法:

1、修改原有的方法来适应。这样违反了“对扩展开放,对修改关闭”的原则。

2、就是采用一个代理类调用原有的方法,且对产生的结果进行控制。这种方法就是代理模式。

使用代理模式,可以将功能划分的更加清晰,有助于后期维护!

关系图如下

关系

实现代码
Proxy.java 代理类
public class Proxy implements Sourceable{

 private Source source;
 
 public Proxy(){  
        super();  
        this.source = new Source();  
 }  

@Override
public void method() {
    // TODO Auto-generated method stub
      before();  
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111");
      source.method();  
      
      atfer();  
}

private void atfer() {  
    System.out.println("after proxy!");  
}  
private void before() {  
    System.out.println("before proxy!");  
}  
}

Sourceable.java 父接口
public interface Sourceable {

    public void method();
}

Source.java 实现类
public class Source implements Sourceable {
@Override
public void method() {
    // TODO Auto-generated method stub
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the original method!");
}
}

ProxyTest.java 测试类
public class ProxyTest {
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    // TODO Auto-generated method stub

     Sourceable source = new Proxy();  
     source.method();  
}
}

输入如下:
before proxy!
the original method!
after proxy!

总结:代理没有直接实现你要调用的方法,通过代理类来调用,在通过代理类的时候做一些其他的操作